基金资讯
在2023年年底,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再受资金追捧。
据记者获悉,2023年四季度以来,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出现显著增长,有些甚至一度触达百亿元的规模上限,公司紧急动态控制规模。而且,大量同存基金密集暂停申购或限购也显示出这类产品的火爆。
数据还显示,基金公司将这类产品推向市场的热情也很高涨,2023年12月以来新成立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数量远超年内其他月份。
密集发布限购公告
部分产品或触达百亿上限
2023年12月以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到资金追捧,不少产品紧急宣布暂停申购或者暂停大额申购。
如中银证券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宣布,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该基金管理人决定自2023年12月29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及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上限为100万元。
如2023年12月28日,华安基金公告为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自2023年12月28日起暂停华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发起式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此外,如华泰柏瑞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广发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等也宣布暂停申购。
同日,银河基金、太平基金、中银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发布了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的公告。
记者发现,自2023年12月25日以来,截至20223年底,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暂停申购或限购的公告,其中,仅12月27日当天,就有近10家发布类似公告。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到市场追捧,年底大量资金涌入,或要触及100亿的规模上限,导致基金公司不得不发布限购公告来控制规模。
“我此前购买了一家基金公司同业存单基金,就因为触及到100亿的规模上限,遭遇到比例配售,仅确认了申购金额的70%左右。”据一位投资者表示。而类似他的经历并不在少数。而近期这类产品规模增长迅猛,不少产品获得数十亿的规模增长。
四季度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与此同时,2023年尾,基金公司将这类产品推向市场的热情也高涨。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12月以来合计成立8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数量远超年内其他月份。从募集规模来看,六成以上规模超过10亿。其中,最大为摩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7天持有,发行规模超过50亿,西藏东财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规模达到32.34亿元,交银、汇丰晋信、泰康旗下新发同业存单产品发行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存量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增加,以及新基金密集发行,或与当前利率下行有关。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收益和风险略高于存款和货币基金,相对能满足部分保守型投资者的收益需求。另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由于不收取认购、申购费和赎回费,且锁定期相对较短,比较契合年末闲钱理财和灵活理财的需求。”上述人士表示,临近年底,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也都有冲规模的诉求。
实际上,为了吸引资金,不少基金公司四季度以来密集增加销售机构或参与费率优惠活动,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赫然在列。
中短期债券产品处较好配置时点
与当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遭遇显著缩水。
Wind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前三季度规模缩水401亿元,萎缩比达到25%,也是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等货币替代型产品中唯一出现缩水的品类。
北方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中短债基金之间,但上述两类产品本身的风险收益差别本来就比较小,导致同存基金与上述两类产品的区分度不够。实际上,由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认知度仍然欠缺,导致在实际投资中,追求流动性的投资者会更加倾向于货币基金,追求收益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中短债基金。
不过,该基金经理也坦言,同业存单经过近10年,已是债券市场托管量第四、交易量第二的品种。自去年底以来,由于债市大幅波动,及跨月、跨季存在的扰动情况,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稳定性并不高,受关注程度也会逐渐弱化,但这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变化,不代表以后的市场变化中一定处于劣势,因此,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仍是各基金公司布局产品线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展望后市,上述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债市主要受资金面紧张的影响,短端利率上行,长端利率窄幅震荡,收益率曲线平坦。预计明年年初后流动性将回归均衡,如出现央行重回宽松的信号,短期利率趋于下行。1年期左右的中短期债券产品处于相对好的配置时点,可以选择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基金。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Trust financin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