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股市
泡沫破裂,泥沙俱下
β因素主导市场普跌,企业和投资者都难逃“价值毁灭”的厄运
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终于破裂,31个月内标普500跌去50%,纳指跌去78%,市场陷入了二战以来最惨烈的熊市。一旦危机来临,恐慌情绪蔓延、资金逃离等系统性风险的暴露会让泥沙俱下,市场完全被β因素主导,公司个体之间的α差异也难逆普跌趋势。
总览6283家美股上市公司,在指数从下跌到筑底企稳的将近3年里,只有25%的公司在下跌过后最终实现股价勉强增长,10%的公司能持续保持股价稳中有升,3%的公司能实现股价翻倍增长。
想要在β主导的熊市期靠精选公司获得正收益的难度极高。泡沫破裂后实际上有65%的上市公司在后续三年内实现盈利增长或亏损减少甚至转正。即使选到这些业绩好的公司,仍然有80%的概率遭遇股价下跌。以逆市投资著称的股神巴菲特在2001年市场最惨裂的时刻,也只有-6.2%的收益率。
越是牛市期不断被神话的公司,越会在熊市期遭遇暴击。即使被公认为“互联网成长明星”的亚马逊、eBay,泡沫破裂后股价仍被杀跌80%以上。被喻为“美国茅台”的可口可乐,也在泡沫破裂后股价一度下跌55%。
市场狂热期IPO的企业,受到负面影响更大
在1998年-2000年3月股市见顶期间,累计IPO的企业数量达到1112家,是正常时期的两倍,90%以上都属于互联网等被当时市场热捧的行业。这些资本市场新兵,上市时更容易享受到资本市场红利,但遭遇泡沫破裂,也更容易被资本市场抛弃。1112家IPO企业中,仅有10家能维持股价稳定,占比不足1%。剩余99%的公司,有20%因破产或指标不合格而退市,有60%跌幅超过纳指78%的跌幅。
上市公司更多承受市值压力,而创业公司则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上市公司中,破产退市的只有89家,算上因指标不合格被迫退市的公司,占比13%,绝大部分公司至少都在生存线之上。而对创业公司,命运更加残酷。据统计,泡沫破裂后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破产比例超过50%。
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还没有一级市场“独角兽”的概念,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下,能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不足10个,被看作超级明星项目。泡沫破裂后的3年内,由于一级市场对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骤减至2002年的18亿美元,因此即使这些超级明星项目,也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当时融资2.5亿美元的在线配送网站Kozmo、融资1.35亿美元电子商务网站boo.com、融资近1亿美元的在线缴费网站gov.works—至少3家超级明星项目,最终皆因无法持续融资输血而破产收场。
泡沫破裂后四类典型公司的画像
我们试图以市值大小、盈利情况、估值水平、前期股价涨幅、行业分布五个核心维度对不同市场表现的公司进行画像并找到一些特征规律。
01
资本市场“死亡”公司的画像
我们把资本市场因破产或财务、流动性等指标不合格而被迫退市的公司定义为资本市场“死亡”。这类公司共有813家,占上市公司数量的13%。
资本市场“死亡”公司,在五个维度上呈现的特征是:
市值—普遍极小,流动性差:死亡公司有近70%的市值在1亿美元以下,近90%的市值在5亿美元以下,都处在流动性最差的区间。一旦泡沫破裂,流动性成为公司退市的最大杀手。另外,仅有的3家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死亡公司,退市主因都是财务造假被SEC调查。
盈利—大多亏损,少数微利:死亡公司有近80%都出现明显亏损,平均亏损1600万美元。剩下20%的净利润基本都不足1000万美元,没有一家盈利超过5000万美元。
估值—高P/S和低P/E两个极端:亏损企业中有近50%P/S在5倍以上,估值虚高。剩下的187家微利公司中反而近60%P/E在20倍以下。这些低市盈率反而死亡的公司,市值都在1亿美元以下,属于工业制造、能源矿产等传统行业,已经在被市场淘汰的边缘,泡沫破裂之后被资本市场残酷淘汰。
前期涨幅—大多涨幅小,市场热度低:死亡公司中,70%在市场加速上涨的前4年累计涨幅不超过50%,53%的公司甚至还在下跌,间接说明这些公司普遍不受市场关注、缺乏主流资金投资。
行业—遍及各行各业。死亡的公司行业分布接近全市场分布,只是TMT占比偏高。
一句话总结死亡公司的画像:没有盈利支撑、流动性差、市值极小(小于1亿美元);行业特征不显著。
02
“重伤”公司的画像
熊市期有2856家上市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占到上市公司的46%。为了能精准刻画惨遭市场杀跌的公司画像,我们将股价跌幅超过80%的公司定义为“重伤”,全市场中重伤的比例为19%。
“重伤”公司,在五个维度上呈现的特征是:
市值—整体偏大,大市值公司更易重伤:对比全市场的公司市值分布,重伤公司市值偏大,全市场市值中位数1.6亿美元,重伤公司市值中位数6.2亿美元。公司市值越大,重伤的比例越高。市值在15-150亿美元的851家公司,重伤的比例达到30%;市值150亿-1000亿美元之间的145家公司,重伤的比例上升到40%;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24家公司,重伤的比例更高达65%。这一有意思的特征与当下A股“白马股抱团瓦解”的现象极为相似。一旦泡沫破裂市场暴跌,主流的机构资金撤离得更快更彻底。
盈利—普遍业绩差:重伤公司有55%都出现亏损,而且大部分在熊市期亏损不断扩大;其余的盈利公司中,90%都在熊市期出现利润下滑,实现利润正增长的公司仅有37家。
估值—普遍偏高,估值越高越易重伤:重伤公司中,亏损公司全部P/S超过5倍;盈利公司有90%P/E超过40倍。其中,P/E在60-100倍之间的公司下跌的比例为80%,重伤的比例为40%;P/E超过100倍的公司下跌的比例为90%,重伤的比例为60%。
前期涨幅—大多涨幅过快:重伤公司中有70%在市场加速上涨的前4年股价上涨,有40%都曾是四年十倍的明星股。重伤公司平均前期累计涨幅927%,对比全市场平均涨幅267%,明显过快。
行业—除TMT之外,半导体及电子制造、医疗器械和创新药重伤多。TMT行业全线下跌,重伤的比例高达44%。除此之外,当时市场热点集中的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板块、医药和器械板块也都出现了普跌的现象,几乎100%的半导体公司和生物创新药公司都遭受重伤。这些极易重伤的行业都符合前期涨幅过快、业绩稳定性差的特征。
一句话总结重伤公司的画像:前期涨幅过快、估值虚高、业绩下滑、大市值;行业集中在前期市场热点的TMT、半导体及电子制造、医疗器械和创新药。
03
“保值增值”的公司画像
最终在市场筑底时实现股价上涨的公司有1218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5%。为了能精准刻画实现投资增值的公司画像,我们将股价跑赢国债收益率即3年内涨幅超过20%的公司定义为“保值增值”,全市场中保值增值的比例为19%。
保值增值的公司,在五个维度上呈现的特征是:
市值—超大市值公司极少:保值增值的公司市值分布最显著的特征是超大市值公司数量极少,169家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公司中只有11家实现保值增值,保值增值的比例仅为6.5%。这一现象与“白马股抱团瓦解”大市值易重伤的现象相互印证。
盈利—普遍有盈利,大多正增长:保值增值的公司中,90%以上都是有利润的公司,且80%都在熊市期间实现了利润增长。
估值—普遍合理或偏低:几乎所有的保值增值公司P/E在40倍以下,仅有57家超过40倍。
前期涨幅—普遍跑输指数,大多下跌:1218家保值增值的公司中前期涨幅跑赢纳指的只有8家,其中75%的公司在市场加速上涨的4年间股价反而下跌。
行业—军工、必选消费品、金融地产、医疗服务更易保值增值:军工、必选消费品、金融地产、医疗服务行业占了保值增值公司数量的近60%,投资这几个行业里的公司能实现保值增值的概率在40%-80%之间。这些更易保值增值的行业普遍符合前期跑输市场但业绩稳健的特征。
一句话总结保值增值公司的画像:前期跑输市场、估值合理、业绩稳健、市值偏小;行业集中在军工、必选消费品、金融地产、医疗服务。
04
“被并购”公司的画像
除以上三类典型上市公司之外,还有1021家公司在熊市期间被并购而退出资本市场,占比16%。这类被并购的公司在5个维度上的特征并不显著。我们从交易买方的维度找到一些特征:
(1)并购交易总量下滑,但私有化交易占比明显提升。熊市来临后并购市场的活跃度也会跟着下滑,从1999年峰值641笔并购交易迅速腰斩到2002年的318笔。遇冷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吸并,而私有化占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量的比重反而从20%上升接近40%。背后的原因也显而易见,熊市时大量公司已没有上市公司溢价甚至被严重低估,驱动更多PE等财务投资人把上市公司作为buyout标的。
(2)私有化交易,金额普遍不大,估值普遍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单笔交易金额平均为2亿美元,最大金额不超过50亿美元。几乎所有私有化交易的PE都在20倍以下,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3)上市公司吸并交易的驱动因素主要分为“战略收购”和“抱团取暖”,两类交易的估值逻辑差异大。上市公司吸并的交易中,被并购方仍有超过50%是亏损企业,这些公司虽然业绩不佳但都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价值。比如,亚马逊以1亿美元收购拥有4000万用户、当时全美最大的在线影像制品销售商CDNow,通过整合CDNow可以实现扩品类、消灭竞争对手的战略目的;安进以178亿美元收购已经拥有上市的拳头产品且管线储备丰富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Immunex,通过整合Immunex可以跨越式完成生物制药的战略布局。另一类上市公司吸并的交易主要是为“抱团取暖”,被并购方多是基本面扎实、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中大型上市公司。比如,JP Morgan以336亿美元被Chase合并时PE 15倍,PB 2.8倍;GTE以528亿美元被Bell整合并更名为Verizon时PE 13倍,PB 4.9倍。
结 语
二十年前和后,世界已经大不同,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公司画像可能无法直接对应到当下。但泡沫破裂后企业的生存状态、不同市场表现的企业呈现出的一些共性特征仍然能给我们启示。
泡沫破裂后的熊市,本质是市场情绪从狂热到恐慌、再回归理性的过程,是资本市场发挥淘汰机制的过程。市场会用残酷的方式淘汰一大批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盈利的公司,也会将靠狂热情绪和资金推高股价而缺乏业绩支撑的公司再次打回原形。
不存在所谓的“市值管理”,健康的经营现金流才是企业应对危机的生死线。市场情绪难预测、更难左右,遭遇危机时企业根本无法控制市值和融资窗口的变化。不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公司如果没有盈利,不能自我输血,破产、退市也是大概率事件。回归经营本质,踏踏实实做好盈利和长期增长才是王道。
估值合理始终是衡量投资亏损风险的核心指标。投资者除了关注企业基本面的表现,更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避免盲目陷入跟风情绪。熊市期,逆向投资更易实现保值增值。那些在市场狂热期“坐冷板凳”的企业,如果在熊市期仍能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市场会最终回归理性,让企业价值回归。
来源:晨壹投资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Trust financing
微信公众号